你的位置:嗨直播体育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23 点击次数:143
“每次一提到中国,马斯克就走了。”——听完这句话,我差点把手里的咖啡喷到键盘上。说这话的,不是隔壁大爷,也不是哪个小道消息的营销号,是堂堂前总统特朗普,在白宫接受采访时,堂而皇之地说出来的。语气里一半是委屈,一半是心虚,夹杂着点“你怎么能这样对我”的控诉感。
你品,你细品。
马斯克不说话,他直接走人——这不是冷漠,这是清醒。换句话说,这哥们是真不想跟中国翻脸,他的逻辑很简单:人家这边还得挣钱呢,不傻。特斯拉在上海工厂赚得盆满钵满,xAI两大合伙人是华裔高智商天团,特斯拉的工程师里华人比例高得惊人。这不是巧合,这是他用脚投票。
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提这事时,根本没人cue他。他就像被谁踩了尾巴似的,主动上来澄清、甩锅、拉人下水,一副“我不怕中国啊,但马斯克他怂”的架势。等等,你不是一向强硬到底、口嗨无极限的吗?怎么一碰到马斯克和中国这对组合,声音都小了半个调?
感觉像是——看到了真香现场。
要说马斯克吧,这人有点邪性。他不是那种典型的美国硅谷科技新贵,不喜欢做秀,也不太在意政治正确,更不怎么高调标榜“民主自由人权”的三件套。他看得清——到底谁能帮他干活,谁能帮他把事情做成。很简单的事,中国人能卷、能扛、能整活,还不天天嚷嚷着升职加薪离职创业。从这一点上,他和那些崇尚“996但又不想干活”的硅谷同僚完全不是一个思路。
推特裁员那阵子,他下手特别狠,基本就是一场针对印度程序员的大扫除。不是搞种族歧视,也不是情绪发泄,而是他觉得——这些人水分太多,真不值这个价。这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,但他不在乎,照裁不误。相反,那些能撸代码、能打硬仗的中国面孔,却稳稳留下来了。
说到底,在马斯克眼里,价值>身份。这种人,你说他没良心也好,说他现实也罢,他的价值判断标准就是——你能不能给我带来结果。
可特朗普不一样。
他是典型的情绪型选手,尤其当他发现自己“被边缘”的时候,更是要开始拉帮结派,挑拨离间。他突然提到马斯克躲着谈中国,听着像是爆料,其实更像是在暗戳戳地提醒美国政坛:“你们看啊,这个家伙有问题,他跟中国走得太近了!”潜台词很明显:我要是不说,没人注意;我一说,大家开始怀疑。
这一招叫“预防式防守”,说白了,就是自己先甩锅,把锅从脑袋上搬下来放到别人身上——经典的政治操盘。
但是问题来了——真怕中国的人到底是谁?
马斯克转身走,那是因为他清楚中国市场的价值,不愿意撕破脸;特朗普张嘴提中国,反而先解释一通,那是因为他知道这个话题有杀伤力——只不过,杀的是他自己。
你看得出来,他是真有点慌。
他试图把马斯克和“中国”的关系包装成“道德问题”,却不小心把自己的底牌亮了出来。他以为他是在揭别人老底,实则暴露了自己的焦虑。这种心理落差,才是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。
我们回头看,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敌意几乎成了政治正确,从芯片禁令到TikTok打压,再到整天把“国家安全”挂在嘴边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多怕。但凡沾点中国的事,都要上纲上线一波。可真碰到核心科技和实际利益的时候——抱歉,还得靠中国。
拜登嘴上说“脱钩”,背地里高通、英伟达、特斯拉全在排队想“勾回来”;前脚美国政客在国会上敲锣打鼓,后脚企业高管一个个飞来中国求合作。这种“嘴硬身子骨软”的双标操作,现在连马斯克都不屑参与了。
他干脆直接走人——你们爱怎么吵吵吵,我还得回去交货。
这才是成年人世界的真实写照。
当我们在键盘前义愤填膺地讨论什么“国家博弈”“科技战争”的时候,人家早就在白板上画好了下一个季度的KPI,产品线排期表,全球战略图。他们看的不是一时情绪,而是长期利益。
而特朗普这波骚操作,怎么看都像是一次“精神胜利法”的小高潮。他想通过抹黑马斯克来掩盖自己的焦虑,但结果却让人看到——原来你这么在意中国,你这么怕被中国甩开。
讲真,这画面有点像:你还没准备好吵架,对面已经开始开会赚钱了。
而马斯克,像极了那个提前做完作业还顺带把老师哄得一愣一愣的学霸。他从不和你争对错——因为他早就知道,你争赢了吵架,也赚不到钱。
所以,他选择走。
不陪你玩了——这句话不是怯场,是降维打击。
现在回头看,特朗普那句“马斯克每次提中国都走开”不是什么“爆料”,更像是一种求关注——拜托,你们看看我!我还在这儿,我还很重要!但很遗憾,真正掌握权力与话语的人,不会在镜头前吵架,他们早就选好了更有利的路径,然后默默去做了。
而这种“用脚走路,不用嘴说话”的姿态,才最让人慌。
所以,不如我们也来换个角度想一想——你说,到底是谁更忌惮中国?是那个不敢在大选前得罪中国市场、转身就走的马斯克?还是那个一边说“不怕”,一边疯狂甩锅的特朗普?
答案,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了……#深度好文计划#